高雄水利局舉辦局限空間災害應變演練 強化工安意識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於7月15日在二苓國小舉辦「局限空間災害應變演練」,模擬小港臨海污水區用戶接管作業期間,人員進入污水管渠時突發缺氧昏迷的緊急情境。水利局長蔡長展親自到場視察,強調透過實地演練驗證通報、疏散與急救流程的即時性與有效性,以強化現場人員處理突發事件的實務操作能力,全面守護工程現場安全。
演練核心:通風換氣與氣體監測
此次演練著重於進入局限空間作業前的通風換氣與氣體監測流程,透過模擬實況建立現場反應標準,並提升人員對局限空間潛在危害的認知。水利局指出,局限空間如污水管渠、地下槽體等處,常因通風不良而導致缺氧,或因作業時使用有機溶劑產生毒性氣體,對作業者與搶救人員均構成極高風險。由於這類危害多無法以肉眼辨識,若缺乏正確程序與安全意識,極易釀成群體傷亡事件。
防災重於救災 蔡長展強調安全優先
水利局長蔡長展表示,演練的核心精神不僅在於「救災」流程,更在於落實「防災」原則。他強調,所有從事局限空間作業的單位,必須在事前完成氣體偵測、通風換氣與安全裝備確認等檢查程序,並持續推動人員教育訓練與例行演練,從根本減少災害發生的可能性。
未來政策:預防與監督並重
水利局重申,未來將秉持「預防重於搶救、安全優先」的政策方針,強化對施工廠商的監督管理,若發現未依規定辦理局限空間作業安全事項者,將依契約進行處分,並要求立即改善。局方同時呼籲各工程相關單位應重新檢視自身防災設施與應變計畫是否完善,並從制度面與實務操作兩端強化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以建構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總結與展望
此次演練不僅提升基層作業人員的災害應變能力,也為高雄市公共工程安全管理樹立新標竿。未來,水利局將持續透過教育訓練與實地演練,確保局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標準,為工程人員打造零風險的工作環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