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陽能業者聯手指控亞洲三國傾銷 商務部將展開調查 美國太陽能製造商近日對印度、印尼和寮國提起新的貿易申訴,指控這些國家的中資企業以低價傾銷太陽能產品,削弱美國本土產業競爭力。此舉可能引發新一輪關稅措施,進一步加劇全球太陽能市場的貿易緊張局勢。
申訴內容與背景 由「美國太陽能製造與貿易聯盟」(AASMT)主導的申訴,指控中資企業透過印度、印尼和寮國的工廠,接受政府補貼並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美國市場傾銷太陽能產品。聯盟成員包括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韓華Qcells(Hanwha Qcells)及Mission Solar Energy等知名企業。
彭博數據顯示,今年5月,印尼和寮國佔美國太陽能板進口量的44%,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印度對美國的太陽能產品出口自2022年中以來也顯著增加。聯盟認為,這是中資企業為規避美國對東南亞四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的高關稅,而將產線轉移的結果。
調查程序與可能影響 美國商務部將啟動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評估進口產品是否存在不公平定價或政府補貼。同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將裁定這些進口是否對本土產業造成損害。若調查成立,可能導致對三國太陽能產品加徵關稅,最高傾銷幅度達249.09%(寮國)。
業界與分析師觀點 羅仕證券(Roth Capital Partners)分析師Philip Shen指出,中國製造商正進行「打地鼠」式的產能轉移,以規避關稅。聯盟律師Tim Brightbill則強調,嚴格執行貿易法對美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未來觀察重點 此案的最終裁決預計將於2026年出爐,屆時可能對全球太陽能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市場關注美國政府是否會進一步擴大貿易壁壘,以及中資企業是否會再次調整產線布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