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7月19日在西藏林芝宣布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這項被稱為「世紀工程」的超大型基礎建設總投資約人民幣1.2兆元,預計裝機容量高達6000萬至8100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3000億度電,相當於三座三峽大壩電站總和。然而,這項工程引發下游國家印度和孟加拉的強烈關切,擔心對生物多樣性和民眾生計造成負面影響。
中方立場:主權範圍內工程不影響下游
面對國際質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7月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建設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旨在加快發展清潔能源、改善當地民生並積極因應氣候變化。郭嘉昆宣稱,中方在跨境河流開發上「始終秉持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具有豐富的水電工程開發經驗。
據央視新聞報導,郭嘉昆表示工程規劃設計和建設「嚴格按照中國行業最高標準」,全方位開展工程建設生態環保,避讓多處重要生態環境敏感區,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生態系統。他強調,雅下水電工程建設有利於全流域防災減災,不會對下游地區產生不利影響。
工程規模與技術特點
根據官方資料,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主要採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建設5座梯級電站。工程將利用河流在喜馬拉雅北坡的高落差約2300公尺,形成巨大水頭與持續電力輸出,電力以外送為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李強在開工儀式上表示,這項工程體量大、周期長、影響遠,堪稱世紀工程,要積極應用先進技術、裝備、工藝、材料等,確保生態環境不受損害,細緻做好移民搬遷安置工作。
下游國家疑慮與地緣政治考量
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報導,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印度和孟加拉都對中國在雅魯藏布江興建的水力發電工程表達關切及疑慮,擔心生物多樣性及民眾生計雙雙受損。專家與印度官員紛紛警告,這項工程建成的大壩將賦予中國控制或改道雅魯藏布江的能力。
在地緣政治層面,由於中印邊境問題複雜,而雅魯藏布江為印度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上游,印度輿論擔心可能造成截流、洪水或土石流問題。部分印度輿論認為,中國興建水電站後,在中印衝突時可能成為對印度施加壓力的籌碼。
能源安全與戰略意義
從能源安全角度,根據中國能源研究院數據推算,該水電站每年發電量相當於印度全年發電量的17%、俄羅斯的27%、日本的32%,甚至比多數中小國家的年總電量還高,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全球能源安全中的地位。
在國家安全方面,雅江水電站被視為「藏南孤島」墨脫縣未來融入內陸交通網的關鍵節點。水壩位於喜馬拉雅北坡,發電機組設在南麓,兩者以數十公里長隧洞相連,將形成物資跨越高山的重要戰略通道,可使重型設備由拉林鐵路運抵林芝,再轉水路輸送至藏南地區。
國際溝通與合作承諾
針對下游國家關切,郭嘉昆表示中方與有關下游國家開展了水文報汛、防洪減災等合作,也就這項工程進行了必要溝通,將繼續與下游國家加強合作,「造福流域人民」。今年4月,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接受《印度時報》採訪時也強調,中方從不謀求「水霸權」,不會利用水資源正常開發「脅迫」下游國家。
隨著這項世紀工程正式開工,如何在開發與環保、內需與外部敏感地緣政治間取得平衡,將是中國與周邊國家需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工程的推進將持續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特別是對下游生態環境和區域穩定的實際影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