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中國文化大學獲教育部核准「光電風雨廊帶建置計畫」,將於未來兩年內打造整合太陽能發電與遮風避雨功能的光電風雨走廊,成為北台灣大學校園首例。此計畫涵蓋三大重點建設:串連教學館的光電走廊、全天候太陽能球場及宿舍屋頂太陽能系統,預計總裝置容量達720 kWp,年發電量突破72萬度電,每年減碳三百公噸,相當於種植近四萬棵樹木的環境效益。

光電走廊設計與功能 光電走廊設計融合中國傳統建築元素,與校園天際線自然對話,兼具美感與實用性。棚架式太陽能板將覆蓋籃球場與排球場,不僅提供遮陽避雨功能,還能轉化為清潔能源來源,並作為校車接駁的等候空間。宿舍屋頂太陽能系統則預計降低夏季室溫3至5度,同時增加屋頂使用功能,如晾衣、休憩等。

校園生活機能升級 校方表示,近年已推動胖卡餐車進駐、全聯福利中心開設等措施,提升師生生活便利性。今年9月起,校車系統將全面開放悠遊卡支付,方便學生從捷運站直達校園。光電廊帶計畫更結合低碳永續目標,強化校園環境與生活品質。

未來展望 此計畫不僅是硬體更新,更是文化大學實踐綠色校園願景的關鍵一步。完成後,校園將成為永續智慧校園的典範,展現對環境責任與教育品質的承諾。未來觀察重點包括光電設施的實際發電效能與學生反饋。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7/31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