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工安事故頻傳3年93人傷亡 勞檢機制四大缺失曝光

台中市工安事故頻傳,氣爆、墜樓、觸電事件不斷,近3年職災傷亡人數高達93人。台中市議員周永鴻引述審計部最新報告,揭露市府勞動安全監督機制的四大缺失,包括未追蹤高風險事業單位改善情形、基礎申報制度形同虛設、勞檢人力嚴重不足、管理機制與行政處分脫鉤,導致勞檢淪為「表面功夫」。

勞檢場次達標 職災人數反增

審計報告顯示,台中市110至113年度的勞檢場次達成率高達158%至214%,但職災傷亡人數卻逐年攀升,分別為27人、32人、34人。同期台中市的職災千人率始終高於全國平均值,凸顯市府只追求數字績效,卻未能有效降低職災風險。

四大缺失釀悲劇

  1. 未追蹤高風險事業單位:111年至113年6月,台中市超過1成的事業單位發生兩件以上職災,但市府未加強檢查這些高風險業者。
  2. 基礎申報制度失效:超過5成受檢事業單位未依規定申報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或填報職災資料,甚至未建立營造工地名冊。
  3. 勞檢人力不足:勞動部112年度擴大授權後,勞檢業務量增加,但人力未同步補充,導致「案件多、人手少」的困境。
  4. 管理機制與處分脫鉤:部分重大職災案件經檢察機關偵辦後,勞檢處未依規定辦理行政裁處,削弱法令威懾力。

市府回應與議員呼籲

台中市勞檢處表示將檢討改善,並研擬相關策略。周永鴻則呼籲市府正視結構性弊端,從根本改革勞檢機制,避免悲劇重演。

未來觀察點

台中市工安問題已成社會焦點,未來市府能否落實改善措施,有效降低職災風險,將是關鍵觀察點。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8/10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