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慈文國小推出綠色夏日課程,結合能源教育與藝術表達,帶領學生探索潔淨能源知識並實作風力發電小屋,展現對環境永續的深度思考與創意實踐。 教育部表示,此課程為「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的一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環境關懷與創造力。
課程設計與實作
課程以「可負擔的潔淨能源」為核心,學生透過閱讀分析能源資訊並以手繪圖解轉化知識,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慈文國小安排參訪綠能展示館,透過沉浸式裝置體驗綠能發電與太陽能應用,並動手設計風力發電小屋與太陽能車模型。課程還介紹了綠能依賴的稀土金屬「釹」與磁力運作原理。
未來棲息屋的創意實踐
課程後段以「未來棲息屋」為主題,學生需統整所學知識,設計兼具科技、智慧、節能與再生材料概念的棲息屋。教育部指出,此課程展現了節能減碳不僅是科學知識的累積,更是融合感知體驗與行動實踐的完整學習旅程。
教育部的期許
教育部自2014年啟動「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鼓勵學校融合藝術、科技與生活議題發展課程。隨著氣候暖化加劇,教育部期待更多學校投入跨域課程實踐,引領學生為環境與社會共創永續未來。
(新聞資料來源:中央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