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源局加速部署—2026年前新增8.2 GW太陽與離岸風電
台灣經濟部能源局於2025年1月推出「風光能源改善計畫」,目標在2026年底前新增8.2 GW的太陽能與離岸風力發電裝置容量,以推進國家能源轉型並填補現有容量缺口。截至2024年底,台灣太陽能裝置容量約14.22 GW,離20 GW目標尚差約5.78 GW。離岸風電去年發電量達149.26億度,預估未來兩年將新增2.2 GW,帶來約110億度綠電。
漁民困境與綠能衝突
然而,綠能擴張也引發爭議。雲林與彰化漁民指出,離岸風電施工區域常為傳統捕撈熱點,導致出海困難與漁獲減少。漁民李平順表示:「綠能是好,但怎麼到我們變得這樣?」彰化蛤蜊養殖戶洪金屯則指控陸上風機滲油污染養殖池。能源局雖設立補償機制,但漁民質疑計算不公與溝通不足。
核三重啟公投激辯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正方代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主張重啟核三以確保能源韌性,反方代表20歲公民吳亞昕則以核廢料無解與地震風險為由反對。黃國昌批評民進黨能源政策養出「綠友友」權貴,吳亞昕則強調核災風險與世代責任。
經濟部長失言風波
經濟部長郭智輝因「敦親睦鄰費」言論引發爭議,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反嗆:「拿掉綠電補助看綠營支不支持風電、光電!」屏東縣長周春米也批郭言論傷害居民信任。
未來觀察點
台灣能源轉型面臨綠能擴張與在地衝突的雙重挑戰,核三重啟公投結果將進一步影響能源政策走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