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台中大肚區全聯倉儲工地大火釀9死8傷,不到60天後台灣大道新光三越百貨氣爆再奪5命、38人輕重傷,兩起重大工安事故共造成14人死亡、數十個家庭破碎,揭露台灣工地工程平行發包、垂直轉包卻監管失靈的嚴重問題。

層層轉包責任真空 工地形同「群龍無首」

全聯倉儲新建廠房施工現場存在6個平行包案、25家廠商同時施作,卻無人監管。職安署副署長萬榮富指出,該工地平行包管理未落實,焊接作業環境安全失控,現場隔熱材料與焊接區域管理明顯不足是釀禍主因。引發火警的乙炔切割機四周未依規定鋪設防火毯,整個工地都沒有氣體偵測或斷氣裝置。

新光三越氣爆發生在12樓美食街裝潢拆除期間,同樣是層層轉包,橫向聯繫機制不明。欣中天然氣公司表示施工前已應要求封閉天然氣管路,但施工廠商未先知會,檢方更發現瓦斯總開關並未關閉。

政府監管人力不足 查核工作被迫外包

台中市都市發展局副局長曾文誠坦言,全市有3千多處工地,每年報件超過一萬件,施工科僅十多名人員,每天要處理40至50件申報案件。與台北市建管處逾300人相較,人力差距明顯,目前僅能透過資訊化方式調配人力,並將部分業務委託公會管理。

新光三越案更被發現未申報工程,亦未申請消防審查與建築執照變更,形同「無照施工」。台中市都發局已祭出最高30萬元罰鍰,但業界人士直言,現行職安法對於未申報、未設監工、未勞保等違規行為罰責太低,缺乏實質嚇阻力。

受害者權益保障懸殊 家屬陷漫長訴訟

兩案受害家屬處境大不相同。新光三越高度配合,已與家屬全數完成和解並簽署保密協議,據傳每人上看800萬元。反觀全聯案,不同包商分別提供罹難者家屬8萬至30萬不等慰問金,總計約63萬元,另提出團保300萬元賠償,但多數家屬因資訊不足與缺乏法律協助,不敢貿然簽字和解。

全聯案的消防局火調報告歷時34日,僅提供利害關係人有限資訊。勞檢處初步認定業者違反職安法第26條與27條,尚未裁罰。無勞保、無正式保險的勞工,理賠困難,權益保障極弱。

學者批法規落後 雇主心存僥倖

中山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衛生系副教授顏慶堂表示,多數法規內容無法因應當今工作型態與風險,加上業主管理未落實,導致職災不斷發生。他舉例,法條中提及「作業中不相容作業」卻未具體列明,如工地進行焊接作業時保麗龍不可同時進場,全聯就是類似情況釀災。

顏慶堂比較,美國若有勞工因公死亡,該企業商品可能被抵制最後倒閉,台灣最多僅罰30萬元,即使預計修法提高至150萬,相較「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最高罰2億元,難以嚇阻。他主張應針對營造、製造與服務業另立專法,並納入「建築法」、「消防法」跨部會統籌管理。

教育訓練流於形式 勞工安全知識不足

中臺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副教授郭銘峰指出,「勞工知不知道危險」是關鍵。現行法令雖要求承攬商對勞工進行教育訓練,但常為了趕工、圖方便流於形式,「很多都是簽名了事」,導致勞工欠缺安全知識與應變能力。

台大生傳所兼任助理教授洪堯棟強調,企業應在日常營運中持續投入管理系統建置、加強教育訓練,並積極預防事故發生。儘管外界呼籲制定「工安統合法」,但法律無論再嚴謹,最終仍有賴確實做好風險管理。

職安法修法預告 承攬管理列重點

職安署副署長萬榮富表示,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法已預告,其中承攬管理就是修法重中之重。配合修法,明年勞檢重點事項特別新增「平行承攬安全管理」,要求業主必須指定統合管理,讓勞檢機構可以針對每一個承攬商實施安全衛生檢查。

兩起重大工安事故不僅是意外個案,更是營建產業勞動結構與政府治理的縮影,目前火調報告以「偵查不公開」為由仍未全面公開,家屬無從得知事因與責任歸屬,調查結果猶如密室作業。這些悲劇應成為推動改革的契機,讓台灣的工地不再是「奪命工地」。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8/20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