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投資開發的渢妙離岸風場於8月20日在台中港區舉行陸上變電站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由東元電機擔任工程統包,這是東元第三次為CIP打造離岸風場陸上變電站。這座位於台中市外海約35公里處的500MW風場預計2027年完工併聯至台電中清變電所,未來年發電量約19.7億度,相當於年減117.6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工程規模與時程規劃

渢妙風場容量約500MW,是CIP在台中開發的首座風場,也是台中的首座離岸風場。根據CIP資料,該風場已於今年初完售全場容量給中美矽晶、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聯華電子、聯發科技以及Google等6家企業。東元電機智慧能源事業群總經理郭明倫表示,東元擁有超過2.5GW陸上變電站統包工程的豐富經驗,加上自有電力設備的優勢,將持續建立在地供應鏈。

技術創新與工程特色

渢妙離岸風場執行長Mark Wainwright透過新聞稿指出,CIP在陸上變電站基礎打樁工程中,首次導入自主研發的預力混凝土樁焊接工法,融合「筆芯套管」技術,大幅提升吊裝效率並降低焊接施工風險。郭明倫補充說明,東元將導入完整的遠端監控系統,讓變電站成為可以遠端操控的智慧化設施,有效掌握風場與變電站的運作狀態。

在地化與產業發展

CIP亞太區域總裁許乃文強調,渢妙風場專案融資高達7成來自本土銀行,真正落實「用台灣的錢、發台灣的電、讓台灣企業使用」的願景。東元指出,此案與泰興工程攜手負責設計、土建及機電工程,並與EDS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合作,打造融合台中港區海岸風貌與在地文化的特色空間,周邊規劃蜿蜒步道、綠意盎然的植栽以及開放式休憩區。

政府支持與政策配合

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出席典禮時表示,台中市政府積極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多元再生能源發展,台中港因其鄰近風場、碼頭水深充足等優勢,適合作為離岸風場設備製造及組裝基地。經濟發展局指出,CIP已在經濟部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中分別取得第一期500MW與第二期600MW容量,預計分別於2027年及2029年完成建置台中渢妙離岸一、二期風場。

市場意義與未來展望

渢妙風場成為台灣首座脫離傳統躉購模式,將電能售予多家企業用戶的離岸風場。CIP目前積極開發中的渢妙2期風場也座落於台中,兩座風場共1.1GW容量,將在「算力即國力」的時代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及AI科技發展提供支持。許乃文表示,這些風場將提供穩定、大量、長期的綠電,助力企業達成RE100目標。

這項工程的啟動標誌著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在地化的重要里程碑,不僅提升產業技術力與維運能力,更為台灣能源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8/21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