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外籍移工交通事故風險,臺中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與交通部公路局臺中區監理所近日聯合前往多家雇用外籍移工的公司與工廠,舉辦一系列交通安全宣導活動。統計顯示,114年1月至7月間,外籍人士在臺中市共發生交通事故1,010件,凸顯交通安全教育的迫切需求。
事故數據揭示安全隱患 根據臺中市警察局統計,今年1-7月外籍人士交通事故總計1,010件,其中以「其他不當駕駛行為」最多,共288件;其次為「未依規定減速」188件,以及「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117件。這些數據反映外籍人士在駕駛觀念與安全習慣上仍有加強空間。
體驗式教學提升宣導效果 活動以「防禦駕駛、尊重路權」為主軸,特別設計多項模擬體驗環節。包括「無號誌路口路權」演練,提醒支線道車輛必須停車再開、主線道車輛應減速通過;「酒駕模擬眼鏡」體驗讓參與者親身感受酒駕時視覺受影響的危險;以及「機車防禦駕駛」操作教學,讓移工瞭解預判路況的重要性。
許多參與移工反映,透過體驗式學習比單純聽課更有趣,也更容易記住要領,並表示會提醒同事與朋友遵守交通規則,騎乘時更加小心。
微型電動二輪車成宣導重點 考量微型電動二輪車已成為外籍移工上下班與購物常見交通工具,警方以多國語言進行「微電車七大守則」宣導。重點包括:須年滿14歲才能騎乘、必須佩戴安全帽、不得任意改裝車輛、禁止載人及時速不得超過25公里、應依標誌標線行駛、嚴禁酒駕或毒駕,以及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後方可合法上路。
宣導成效持續擴大 交通警察大隊指出,113年共辦理25場次、約600名外籍移工參與交通安全宣導;114年至今已舉辦19場,吸引約450人參加。警方持續透過在工廠、宿舍及社區舉辦活動,逐步提升外籍移工的交通安全意識。
警方承諾持續推動 中市警交通警察大隊大隊長劉永昌表示,外籍移工是臺灣多元社會的重要一環,警方將持續加強宣導並依不同族群語言需求提供合適教材,協助移工朋友正確、安全使用道路,以降低事故發生率,守護市民與移工共同的交通安全。警方將持續到工廠、宿舍等移工聚集地加強交通安全宣導,以避免不必要遺憾與傷害。
隨著宣導活動持續推進,臺中市警方期望透過跨機關合作與體驗式教學,有效提升外籍移工交通安全意識,為所有用路人創造更安全的交通環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