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後核廢料選址爭議浮現 金門二膽島成討論焦點
核三延役公投雖於08-23以434萬1,432票同意票(占比75%)輾壓151萬不同意票,但因未達全體投票人四分之一門檻而遭否決。公投後引發核廢料存放地點熱議,有民眾在行政院「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建議將核廢料儲存在公投贊成票比例最高的三個縣市:金門縣(94.21%)、連江縣(93.99%)和苗栗縣(86.56%),目前提案已獲8000人支持。
陳玉珍建議二膽島存放 學者肯定但提經費挑戰
金門立委陳玉珍08-26受訪時表示,若核廢料要放在金門,她反對放在本島,但可考慮無人定居的二膽島。她認為,若核廢料落腳金門,敦親睦鄰費對縣府財政將是一大補貼,可做更多建設。
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對陳玉珍的建議表示「令人欣賞」,認為金門二膽島是好的地理選擇,面積0.28平方公里,根據台電中期暫存計劃,需要0.26平方公里安置目前全台低高階核廢料,大小剛好。但他提醒,未來若核電重啟,就需要再找「第2個二膽島」來放另外一批高階核廢料。
20萬年看管經費成關鍵問題
莊秉潔指出,當前核廢基金只編列看管100年的預算,但高階核廢要放20萬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才會降低到背景值,意味著台電還要加編19萬9900年的回饋金及看管費。他認為,考慮這些經費後,核電絕對是台電所有發電方式中「最貴的」。
台電強調科學條件與民意支持並重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08-27表示,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選址有兩個重要條件:一是科學條件能否符合,需要嚴謹的地質調查,先找出可能地點後進一步深入做地質了解,還要建設地下實驗室確認地質條件;二是民意的支持,這都是政府要努力的目標。
金門地方反應分歧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指出,金門民眾對核廢料議題尚無集體意志的展現,從核三延役公投結果顯示,金門的投票率不高,投票人數占整體金門的比例相對很低,可能無法單純用投票人數比例判斷所有金門民眾對這個議題的態度。金門民眾則有兩派看法,有人堅決反對,也有人認為只要確保安全,可以評估。
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專業評估
新北市長侯友宜08-27表示,核廢料是專業科學的討論,處理一定要安全無虞,存放過程一定要經過專業評估,找到適當地點,把安全做到位,才是大家的方向。
全球核能發展新趨勢
與此同時,全球核能發展出現新趨勢。Google宣布與加州核能新創公司Kairos Power以及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合作,計劃於2030年前部署第四代核電廠。美國核能新創商Oklo也獲得分析師喊買,認為能滿足AI對能源日益增多的需求。
政策轉向與挑戰
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建議,經過此次核三延役公投,顯示許多民意已對核能有不同的看法,建議民進黨政府藉投資美國機會引進新的核能技術來台灣。
結語:核廢料處理需跨世代思考
核廢料選址爭議凸顯台灣能源政策的複雜性。從技術面來看,需要符合嚴謹的地質條件;從社會面來看,需要獲得民意支持;從經濟面來看,需要考量長達20萬年的看管經費。這場討論不僅關乎當前能源選擇,更涉及跨世代的責任與承擔,需要更理性、專業的公共對話來尋求共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