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洲際接收站重大進展 統包工程承攬商中鼎工程27日宣布,成功取得中油公司「洲際LNG接收站(七接)站區興建統包工程」,合約金額高達新台幣296億元。此案為去年底得標「洲際LNG接收站儲槽興建統包工程」後的接續建設,預計於2030年完工,屆時天然氣輸出量可達每小時1600噸。
能源轉型關鍵基礎設施 中鼎工程說明,本站區共有4座18萬公秉儲槽,完工後將可有效提升全台供氣韌性,進一步強化能源供應穩定性。中鼎董事長楊宗興表示,高雄港洲際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儲槽工程正全力推進,將運用發展多年的「綠色工程」及先進的智慧化技術,提升節能減碳效益,加速工程效率,協助中油達成國家能源安全目標。
全球LNG需求持續成長 隨著經濟成長、產業轉型、人工智慧(AI)與電動車等新興需求帶動電力消耗,以及國際間「以氣代煤」的減碳趨勢日益顯著,推升LNG接收站建設與擴建需求。根據預估,至2040年全球對LNG的需求將增加約60%,為因應此趨勢,政府積極推動天然氣接收站新建及擴建計畫,以降低發電碳排放。
創新技術提升工程品質 在本項國家能源轉型的重要工程中,中鼎強調,不僅採用環保節能工法降低碳排、將冷能回收供應廠區空調使用,更導入自主研發並屢獲國際大獎的創新技術,包括「管線清潔機器人」及「法蘭螺栓智慧鎖固機器人」,有效解決管線施工中最繁複且具高風險的挑戰,提升施工效率、品質與安全性。
中鼎全球實績豐富 中鼎表示,承攬台灣所有營運中接收站的相關工程,成為國內唯一具備興建LNG接收站包括氣化設施、儲槽、碼頭及長途輸氣管線等完整專業能力的統包工程公司,並將實績拓展至海外,成功完成中國、印度及泰國等地多項接收站工程。截至目前,中鼎已在全球完成11項LNG接收站新建與擴建工程,年供氣總量達4000萬噸。
產業鏈協同效應 陽明海運旗下散裝航運事業群光明海運,配合政府政策,目前擔負台電運煤專輪任務。陽明暨光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表示,看好LNG運輸需求逐年增加,未來若政府確定經濟部轄下中油與台電的液化天然氣(LNG)採國貨國運政策,光明將配合政策積極爭取,或聯合台航等散裝航商組LNG運輸國家隊一起載運。
國際能源市場動態 受惠於產量下滑及液化天然氣(LNG)出口需求增加,美國天然氣期貨上漲逾2%,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突破2.8美元,脫離本月20日公布的連九月低點2.752美元。另據EIA數據顯示,至8月15日當周注入量僅130億立方英尺,遠低於預期及五年均值,但庫存仍較季節性水準高5.8%。
地緣政治影響能源貿易 根據日媒26日報導指出,今年7月大陸從美國進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總量不足1噸,為五年多以來的最低水準,顯示關稅緊張局勢下,大陸對美國能源的進口量降至接近零,而當前貿易緊張局勢也促使大陸轉向其他供應國,尤其是俄羅斯。
國際合作趨勢 南韓總統李在明率領16位韓國商界領袖前往華府拜會美國總統川普,兩國在美國時間周一簽署11份備忘錄(MOU),將在造船、核能、航空、液化天然氣(LNG)和關鍵礦產等關鍵工業領域展開雙邊合作,顯示LNG已成為國際能源合作的重要領域。
未來展望 洲際LNG接收站工程的順利推進,不僅代表台灣能源基礎設施的重要里程碑,更展現國內工程技術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隨著2030年完工時程的設定,此項重大建設將為台灣能源安全與減碳目標提供堅實基礎,同時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與升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