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地區市地重劃工程歷經2年9個多月施工,於08-29正式竣工,這項總投資4.23億元的重大建設將8.8379公頃眷村土地轉型為新興商業區,為嘉義市東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重大建設竣工 黃敏惠打造商業新亮點
嘉義市長黃敏惠在竣工典禮上表示,這項工程是市府團隊與施工單位齊心協力的成果,感謝市議會對預算的支持以及市民體諒施工期間的不便。根據市府規劃,建國二村重劃區土地預計於今年底完成土地分配,並提供容積獎勵政策:3年內開發獎勵10%、3-5年獎勵5%、超過5年不予獎勵,以加速後續推動。
黃敏惠強調,嘉義市是全台最適合居住與發展的城市之一,未來開發完成後不僅將成為市民的生活舞台,更是延續眷村共同生命記憶的重要據點。她期許這片土地能成為兼具人文與文化發展的新典範。
眷村文化保存 王偉忠見證歷史蛻變
知名製作人王偉忠特別回到充滿兒時記憶的建國二村見證這一刻。他表示,這片老眷村土地承載了許多故事與回憶,從《寶島一村》、《光陰的故事》到紀錄片《偉忠媽媽眷村》都源自這裡。王偉忠感謝市府、議會與各界支持,讓這片具有深厚歷史與情感的寶地能持續發展。
他強調,眷村不僅是父母一代在顛沛中建立家庭的溫暖所在,未來轉化為具文化價值的「眷村生活文化館」時,也能延續世代記憶,讓嘉義市成為「全齡共享、共生、共存」的創新空間。
工程細節與規劃 打造永續城市典範
根據工務處資料,建國二村與復興新村過去分屬空軍與陸軍眷村,是嘉義市眷村與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地區。自民國94年完成搬遷到經國新城後,國防部曾自辦都市更新但未能成功。直到107年黃敏惠市長上任後,於109年決定以市地重劃方式由市府主導辦理土地開發。
工程取得25.14%的公共設施用地,包括公園用地、停車場用地、廣場用地及道路用地。主要計畫於110-12-21經內政部核定,110-12-28公告發布,細部計畫自111-01-03公告發布,並於111-11-15正式開工。
全區建構完善的道路系統、排水系統、污水管道、共同管溝及景觀植栽工程,區內規劃達7,074立方公尺滯洪池(水撲滿)提升城市防洪韌性,道路周圍人行道最大寬度達7公尺,採低衝擊開發(LID)概念設計,以透水性鋪面打造海綿城市。
色彩繽紛廊道 串聯彌陀風廊
工務處補充說明,建國二村道路系統規劃以顏色區分南北向及東西向道路,在南北向新生路上種植紅花風鈴木,在東西向光彩街種植黃鐘花植栽,打造色彩繽紛的城市生活廊道,串聯彌陀風廊,營造涼感、綠意之藝文商業空間。新生路已於113-12-30先行通車。
文化傳承與未來展望
為延續眷村文化脈絡,保存聚落歷史風貌,市府文化局推動「眷村生活文化館」計畫,作為「東區大進步」與十大旗艦計畫「文化新基地」重要文化節點。都市發展處也以前瞻都市風貌規劃出未來的都市發展願景。
市府期待未來國防部、國產署透過公開標售,引入大型商場、國際級觀光飯店等進駐,與KANO園區、阿里山觀光結合,這不僅對嘉義市有幫助,也是對整個台灣觀光與地方經濟的加分。
這項重劃工程的完成,標誌著嘉義市以人本、生態、永續的前瞻規劃,為市民打造幸福好生活,實踐西區大發展、東區大進步的擘畫,再造幸福永續嘉義市台灣新都心的重要里程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