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翁曉玲提案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擬禁止在地質敏感區、國家公園及風景區設置太陽光電設施,引發民主進步黨籍花蓮縣議員胡仁順強烈反彈,擔憂此舉將導致花蓮偏鄉山區部落重回柴油發電的黑暗時代。翁曉玲則澄清強調,修法並非全面禁止,小功率自用太陽能發電不在適用範圍內。

修法爭議引發地方反彈

根據胡仁順9月2日透過臉書發表的聲明,翁曉玲提出的修法草案明確規定「地質敏感區、國家公園及風景區不得設置太陽光電相關設施,政府相關部門亦不得提供補助」。胡仁順指出,草案中未提及只禁止大型案場、不禁止小型設備等相關文字,適用範圍幾乎涵蓋整個花蓮縣,特別是缺乏電網的偏鄉山區部落。

胡仁順警告,若修法通過,花蓮將失去50萬登高山人口與相關登山經濟,黑暗部落與山區將被迫重回柴油發電時代,甚至無法繼續使用儀器監控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的狀況。

偏鄉部落供電現況受威脅

胡仁順具體舉例說明,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大同部落和大禮部落長期以來只能依靠柴油發電,發電量有限且困難重重。直到2022年由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共同架設太陽能板後,部落才終於獲得穩定電力供應和手機訊號。他質疑:「如果修法通過,這些設施是不是要拆了?」

此外,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系統所在地沒有道路、電力甚至通訊設施,完全依靠光電設備供電,且位於國家公園或風景區內。胡仁順擔憂地問道:「這個重要的監測系統是不是也要拆了?」

提案立委澄清修法範圍

面對爭議,翁曉玲9月2日澄清表示,修法目的是禁止在國家公園內鋪設大型光電和風機設備,並非全面禁止小功率且為自用的太陽能發電。她強調,如在小木屋和氣象站屋頂上架設的太陽能板,這類發電功率極小、自用且不對外售電的發電設施,不在修法適用範圍內。

翁曉玲解釋修法初衷時指出:「沒人會同意在美麗的國家公園看到一大片光電板和相關設備廠區。愛護山林、支持生態環境永續,必須限制在國家公園內各類破壞行為。」

太陽能產業面臨挑戰

與此同時,台灣太陽能產業正面臨市場挑戰。連接器線大廠信邦9月2日公布8月營收為新台幣24.76億元,雖然較7月微增0.85%,但較去年同期衰退11.92%。累計前8月營收209.2億元,年減4.99%。

信邦指出,營收衰退主要受到美國太陽能微逆變器客戶需求放緩影響。由於高借款利率、補助調降及關稅墊高成本等不利政策,削弱了民眾安裝太陽能設備的意願,導致整體需求放緩。信邦太陽能相關產品8月出貨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49.03%。

以產業別來看,信邦前8月綠能產業營收年減29.38%,表現最差;通訊及電子週邊產業年成長13.25%,動能最強;汽車產業成長3.9%,工業應用產業成長0.39%,醫療及健康照護產業成長0.01%。

未來發展待觀察

目前修法提案仍在討論階段,後續發展將取決於立法程序的推進以及各方利益的協調平衡。如何在保護國家公園生態環境與保障偏鄉地區能源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政策制定的關鍵挑戰。同時,全球太陽能市場的政策環境變化也將持續影響台灣相關產業的發展前景。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9/03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