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引爆能源革命 核能強勢回歸美國電力版圖
人工智能AI的龐大電力需求正在改寫美國能源市場格局。位於愛荷華州的Duane Arnold核電廠,這個2020年因廉價天然氣和天氣因素關閉的設施,如今獲得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RC)重新併網許可,目標在2028年底前恢復超過600兆瓦發電量,足以供應約40萬戶家庭用電。這項重啟計畫直接回應科技巨頭對穩定低碳電源的迫切需求,預示核能正重新進入主流能源視野。
數據中心成用電怪獸 科技巨頭擁抱核能
根據CNBC 9月1日報導,大型AI數據中心的用電量相當於一座中型城市。科技公司為確保運算基礎設施不斷電且減少碳排,開始向核能靠攏。NextEra Energy執行長John Ketchum形容這些機會是「真正的獨角獸機會」。2024年9月,微軟已與Constellation Energy達成20年期長約,支持重啟賓州Three Mile Island核電廠,將於2027年重啟發電,電力由微軟全數購入使用。
Duane Arnold從退役到重生的轉折點
Duane Arnold核電廠當年因廉價天然氣與惡劣天氣導致冷卻塔受損而關閉,但核心設備保留完整,為重啟奠定基礎。NextEra Energy已取得FERC重新併網許可,並正尋求長期購電協議(PPA)。該公司預見電廠周邊將形成「數據中心熱點」,為愛荷華州帶來新的經濟動能。
高昂成本與供應鏈挑戰
重啟計畫面臨顯著障礙。NextEra計畫在2025年先投入1億美元,用於重建冷卻塔、訂購變壓器等關鍵設備。然而,RTO Insider指出,變壓器交貨週期可達三年,稍有延誤就可能拖累進度。所有工程還必須通過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嚴格審查。政策層面上,川普政府對再生能源稅收抵免的調整,讓部分投資人重新評估風能與太陽能的報酬,引導資本回流核能。
核燃料技術同步升級 HALEU成戰略重點
美國能源部(DOE)近日宣布,將向三家美國企業提供高含量低濃縮鈾(HALEU)燃料,推動先進核能技術測試與應用。HALEU濃縮度介於5%至20%之間,遠高於傳統核電廠常用的3%至5%,能支援下一代核能技術包括快速反應爐、微型反應爐及研究型反應爐。能源部長Chris Wright指出,此計畫是經濟與能源安全的勝利,為美國企業開發先進核燃料和反應爐提供關鍵資源。
全球能源戰略布局與地緣政治考量
目前全球HALEU的主要供應集中於俄羅斯,使美國在能源自主與技術研發上存在地緣風險。DOE的HALEU供應計畫目標是在2035年前滿足每年50公噸以上的國內需求,提升核燃料自主製造能力。美國政府近年重新聚焦核能發展,以減少碳排放並強化能源安全,近期川普政府提出「核能復興」構想。
再生能源與核能的政策辯論
在台灣的核三重啟公投案中,雖然同意票破7成但未過門檻,結果為不通過,但鬆動了民進黨長期以來的反核立場。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不論結果是否通過,台電都將以兩年時間完成核三的安檢作業;總統賴清德在公投後正式表示:「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
環境爭議與回收技術進展
針對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地區,造成13.5萬片光電板毀損,環境部嚴正澄清「廢光電板比核廢料難處理」的說法。環境部強調,國內廠商技術已可在處理過程將太陽能板材料高效分離取出,廢棄太陽能板可從模組中提煉9成以上的有價值材料。目前具資源化之處理機構計4家,許可處理量能達每月2,915公噸。
未來能源格局的關鍵轉折
Duane Arnold的重啟象徵美國能源版圖的快速位移。核能憑藉高容量與低碳排優勢,成為支持AI時代電力穩定性的潛在關鍵。對NextEra等能源企業而言,這是新的成長曲線;對政策制定者和供應鏈企業而言,則是重新配置資源的壓力測試。高資本支出、漫長審批與設備供應挑戰,提醒市場核能復興並非坦途。
短期看來,核電重啟給電網帶來及時補充;長期而言,其成敗將形塑未來數十年能源投資方向,也將影響AI產業的成長上限。隨著AI應用持續擴張,美國能否在安全、環保與經濟效益間找到平衡,將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觀察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