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楓港溪沿岸陸域風電開發案爭議持續升溫,屏盛公司規劃建置10座風力發電設施,今年3月未通過環境部環評初審,業者於9月1日舉辦第三次說明會時,遭遇反風電自救會強烈抗議,並揭露業者涉嫌違法動工。屏東縣政府於9月2日明確表態不會同意該開發案。
自救會場外抗議 控業者破壞農業環境
9月1日說明會開始前,枋山獅子反風電自救會20多名成員手持抗議標語,在德隆宮外高呼「破壞環境、禍留子孫」、「保護家園、拒絕瘋電」等口號。警方以違法集會為由要求自救會解散,並圍起人牆阻擋進入會場。自救會會長王光盛批評,業者刻意選在平日上班時間舉辦說明會,且找非在地人參與,根本不具代表性。
王光盛強調,風力發電設施將影響在地重要農業生產,包括利用蒼蠅授粉的芒果以及仰賴落山風的洋蔥,破壞百姓賴以為生的大自然環境。楓港作為每年國慶鳥、伯勞鳥過境地點,風機設置可能導致這些猛禽離開。獅子鄉楓林村村長宋明德也表示,楓港溪是部落傳統領域,村民堅決反對風電,已有數百位鄉民聯署反對並將意見送交環境部。
業者承諾地方發展 稱獲七至八成住戶支持
面對抗議,業者瑞風能源執行長許嫺音表示,風電計畫將帶來30億元投資,透過發展地方觀光和社區服務,讓年輕人有機會留鄉工作,並承諾在地農產芒果、洋蔥等將提出保底收購,確保農民收益。業者指出,原本規劃10座風機,將取消靠近獅子國中的一座,改為9座風機和一座升壓站。
業者強調採用新型風機,噪音測試低於WHO規範標準,不會產生低頻噪音危害,並承諾若鄰近住戶確實受到光影或噪音影響,將協助加裝窗簾或氣密窗作為補償。根據業者調查,開發基座周邊500公尺的82戶住戶中,有七至八成同意開發為地方帶來發展,且已取得六成地主同意簽署土地租約。
違法動工爭議 縣府強勢介入
自救會在說明會場外指控業者已在預定地整地開挖,設置水泥基座等,涉嫌違法偷跑動工。屏東縣政府9月2日前往現場會勘稽查後發布新聞稿指出,本案尚在環評初審階段,縣府未接獲業者任何動工計畫申請。縣府強調,2020年8月1日已公告停止受理農牧用地660平方公尺再生能源設施容許,廠商未獲主管機關同意即動工或建置相關設施,已違反區域計畫法,將依法告發。
業者隨即發布聲明否認先行動工,稱該處是在進行風力測量研究及設置測風塔,經查無需申請建築雜項執照。但此說法遭屏東縣政府駁斥,縣府明確表達會與鄉親站在一起,不會同意該案。根據環境部環評審查會議紀錄,本案補件資料應於6月30日前提出再審,業者已申請延後審查。
環評委員要求補正 多項疑慮待解
環境部環評委員3月初審時,針對風機設置地點適宜性、風機的低頻噪音、振動、眩影等對鄰近敏感受體之影響、生態調查努力量、資料蒐集和生態影響因應對策,以及在地社區利害關係人的溝通等方面,要求業者補正資料。業者6月到楓港社區舉辦第二次說明會時,就遭在地鄉親、獅子鄉楓林村村民、鳥會等團體質疑和反對,說明會在激烈反對聲中結束。
在地社區保育成果 成反對重要依據
楓港社區長期推動環境教育,以保育伯勞鳥的行動成功翻轉早期「烤小鳥街」的負面形象。楓港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黃隆献表示,「每年伯勞鳥、國慶鳥都會來,牠們不來對我們社區的影響太大。」儘管業者提出與社區合作推廣環境保育、生態導覽,但黃隆献強調,「把土地環境破壞了,再給你糖吃,社區不要這樣的補助,會禍害子孫。」
全台陸域風電爭議蔓延
此案並非孤例,全台多處陸域風電計畫都面臨類似抗爭。在宜蘭,台亞風能公司規劃在海岸7公里內設置14支陸域風力發電機,同樣引發地方強烈反彈。環境部長彭啓明9月2日明確表示「不鼓勵、不支持」,強調會以保護環境為優先,並考慮民眾的生活品質,絕對會嚴審。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也批評,風力發電機效率不高還會破壞海岸線,且已被國際認證恐造成附近居民失眠、高血壓,以及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直言「台灣西海岸已經被搞爛了,現在東部海岸也要亂搞」。
舊風機屆齡問題浮現
同時,台灣陸域風機發展20年,許多第一代風機即將屆期,苗栗後龍、北海岸石門居民長期受噪音所苦,本以為惡夢即將結束,未料業者提案更新成「更大型」機組,並表示若更新案未通過環評,舊機組依法仍可再展延10年。居民痛陳「已經被你們吵死一代人,還要下一代人繼續受罪嗎?」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建議,能源署應比照新開發案嚴格把關,「地方反對就不予以同意」。他認為舊風機的屆齡處理,包括申請展延營運,都該視同新開發案件,不能照舊法進行。
國際離岸風電持續發展
與陸域風電爭議形成對比的是,離岸風電仍在持續發展。全球離岸風電運輸與安裝領導者Cadeler於9月2日宣布,位於台北信義區的全新擴編辦公室正式啟用,展現公司深化客戶合作與推動亞太區長期成長的承諾。Cadeler目前在台灣海域有兩艘施工船活躍作業,並已確保在亞太區的專案能見度持續至2030年前後。
事件發展待觀察
目前枋山陸域風電開發案仍處於環評補正階段,業者雖已申請延後審查,但面對縣府明確反對立場及在地強烈抗爭,本案後續發展充滿變數。環境部將如何審查補正資料,以及業者是否能夠提出令環委滿意的改善方案,將是本案能否繼續推進的關鍵。同時,全台陸域風電開發政策是否需要通盤檢討,也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