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集團70週年慶 從電纜製造到綠能領航
1955年在台南發跡的大亞電纜集團,今年邁向70週年,4日於台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舉辦「初心不變,永續新篇」七十週年慶記者會。董事長沈尚弘宣布,集團從電線纜製造成功轉型到綠能、能源串接領導品牌,目前在國內有73處大小綠電廠,目標2030年集團用電綠電率達到30%。
大亞集團業務已從電線電纜延伸至銅材、太陽光電、儲能系統與再生能源。沈尚弘回顧,創辦人沈大枝、沈金承在資源匱乏時白手起家,團隊承接其韌性與執著,如今深耕台灣、布局全球。他強調落實永續非追隨ESG潮流,而是為社會與環境注入正向力量。
永續ESG成果豐碩 減碳目標明確
在永續發展方面,大亞將ESG納入經營核心:氣候行動上,2024年範疇1&2排放量較2021年降低17%,完成5件產品碳足跡查證。2025年母公司擬透過自有太陽能電廠轉供340萬度綠電,目標達到RE10%。永續供應鏈方面,2025年將攜手玉山銀行、金屬中心推動供應商原物料碳足跡盤查,已完成97%關鍵供應商ESG風險評估。
公益與文化傳承並進
記者會由花蓮縣青少年排笛團暖場揭幕,該團是花蓮縣藝術深耕計畫,涵蓋31所中小學550位學童。沈尚弘表示,2024年末聽其演出,被偏鄉孩子堅持音樂夢感動,特別邀請來台南演出,既支持下一代培育,也體現文化傳承與世代共融理念。排笛團還將參訪大亞漁電共生案場,彰顯企業對教育與社會共榮的承諾。
全台綠電發展遍地開花
同日,全國多處綠電項目也有重大進展。台北市政府代管的八里污水處理廠正式啟用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首座沼氣發電機,預估年產540萬度綠電,減少2000噸碳排及節省千萬元電費,相當於汽油車少開1000萬公里或種下10萬棵樹固碳1年。
高雄市阿蓮區的志賢畜牧場則成為全國第一家取得「生質能發電再生能源憑證」的民營養豬場。負責人高志賢表示,透過市府與工研院輔導,導入30KW沼氣發電系統後,每年最高發電6萬度,月電費從5-6萬元降至約2萬元。畜牧場還將厭氧醱酵的沼液與沼渣免費提供附近農民取代化學肥料,年施灌量達7600公噸,面積5.11公頃。
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綠能
高雄市農業局統計,截至113年底已輔導9家畜牧場建置沼氣發電系統,年總發電量最高達349萬度,相當於960戶家庭年用電量,同時減少1,727公噸碳排放。已有3家畜牧場成功取得5,932張生質能綠電憑證,完成3,708張憑證轉移。
台中市政府也在智慧綠能城市建設上取得進展,截至114年8月底,全市公有路外公共停車場已設置901支電動車充電槍,高於法定應設置目標。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市府提供建置快充設備補助,設備功率越高補助越多,最高達160萬元(200kW以上快充)。
產業界積極布局綠能市場
淞英能源9月4日在台中林酒店舉辦太陽能產品經驗分享交流茶會,近百家太陽光電業者及半導體供應鏈代表出席。董事長楊淞壹表示,晶科模組搭配古瑞瓦特變流器以CP值受到廣泛信賴,淞英及惠能每年銷售模組及變流器超過100MW。第四季將推出最新高效率48N型雙玻模組,初始功率450W,預計2026年Q4效能可達460W~465W。
邁向永續未來
大亞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陳重光表示,將深化氣候行動、再生能源應用與公益投入,強化永續影響力。集團以四大企業價值觀推動多角化經營,擁超高壓電纜與漆包線領先優勢,打造完整能源鏈,並以基金會實踐環境友善願景,持續支持台灣能源轉型。
從傳統產業轉型到綠能領航,大亞集團70年的發展見證了台灣企業的永續轉型之路。隨著全台各地綠電項目的蓬勃發展,台灣正朝著淨零排放目標穩步前進,企業與政府的共同努力為環境永續奠定了堅實基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