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統一優先席圖示 年底前全面更新

交通部於9月9日正式公布「優先席」統一圖示,要求所有大眾運輸業者必須在2025年底前完成更新作業。這項變革源自立法院今年7月三讀通過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案,將沿用多年的「博愛座」正式更名為「優先席」,乘坐對象也從原本的老弱婦孺擴及為「身心障礙者或有其他實際需要者」。

根據交通部公共運輸監理司長胡廸琦說明,逾期未完成更新的業者,將先被要求限期改善,若仍未改善,可依身障法第99條處以1至5萬元罰鍰。台北捷運公司已表示,近日將進行製作及更新,預計2個月內完成全系統更新。

全新圖示設計 接軌國際標準

新公布的優先席統一圖示由左至右分別代表:高齡者、孕婦、行動不便者、攜帶幼童者及其他實際需要者。交通部特別強調,這個設計參考了國際ISO及日本JIS兩大國際性圖標系統的公共圖標,以利接軌國際。

胡廸琦指出,過去博愛座並未有統一圖示,由各大眾運輸系統各自繪設後張貼,常讓部分民眾誤解使用對象而衍生爭議。新的圖示中特別新增了以愛心中嵌入十字圖案代表的「其他需要者」,對應法規中的「其他有實際需要者」。

優先席使用觀念革新

交通部明確表示,優先席並非以年齡為優先,所有有需求的人均可使用。這包括臨時性的身體不適、其他無法直接透過外觀辨識的隱性需求者。胡廸琦強調:「優先席是給每一位有需求的人使用,民眾應以同理心、尊重他人為出發點,發揮禮讓的美德。」

對於沒有病痛、無特別疲憊的一般人坐優先席且不讓座的情況,胡廸琦坦言,優先席採「優先」的概念,將進行禮儀宣導和觀念建議,讓民眾了解「優先席不是長者才能坐,有需求者都可乘坐」。

需求貼紙機制 照顧隱性需求者

針對隱性需求者可能不好意思或難以告訴他人需要座位的困境,交通部參考大眾捷運系統提供需求貼紙的機制,設計了「優先席需求貼紙」,提供其他大眾運輸業者或民眾自行下載使用。

這項貼紙主要對應優先席統一圖示中的「其他實際需要者」圖標,讓有需求但外表看不出來的乘客能夠透過貼紙表達需求。交通部希望透過政府與民眾的共同努力,打造更友善的乘車空間。

民眾反應正面 期待更友善環境

對於這項變革,民眾普遍反應正面。旅客邱先生表示:「我覺得會滿好的,因為有時候像可能肚子痛或是不舒服,其實外表看不出來,但如果有更名成優先席,我覺得這樣是算比較符合現代時代趨勢。」

旅客盧小姐也認為:「一開始也許有一些人沒有辦法一下子就調整自己的觀念,但開放這樣子的選項讓需要的人心裡可以有安心的感覺,去做這樣的選擇我覺得是很好。」

加強宣導與配套措施

交通部表示,除了要求各大眾運輸業者更新圖示外,也會請各運輸系統持續透過動態和靜態方式進行宣導,包括加強人員廣播提醒、配合月台跑馬燈及海報等各種管道,強化民眾禮讓精神與同理心。

台北捷運公司承諾,將配合進行各種宣導管道,讓民眾更了解優先席設置的原意。交通部也提醒業者,若需要在圖上添加多國語言,建議加在外圍,以保留統一的圖示核心設計。

結語:邁向更包容的公共交通環境

博愛座更名為優先席的變革,不僅是名稱上的改變,更是公共交通文化的重要轉型。這項政策旨在消除過往因博愛座使用而產生的社會對立與爭議,建立更加包容、友善的乘車環境。隨著年底前全面更新完成,台灣的大眾運輸將邁向一個更能體諒各種隱性需求的新時代。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9/10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