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能源(6946)位於台南七股的漁電共生案場日前迎來首次文蛤採收,成功證明太陽光電與水產養殖能夠共存共榮。該案場由三地能源養殖團隊與在地養殖戶吳先生共同合作,自2024年底投放文蛤苗,歷經約8個月培育後順利收成,打破外界對太陽能板影響養殖水質的質疑。
漁電共生實證成功
三地能源董事長鍾嘉村表示:「我們不只是建置光電案場,而是與養殖戶共同寫下與土地共生的故事。這池文蛤只是起點,未來還會有更多美好的故事,將在太陽能板的庇護下發芽、穩定成長。」
擁有十餘年文蛤養殖經驗的吳姓養殖戶指出,儘管外界時常質疑光電板會影響水質、導致無法養殖,他仍選擇與三地能源合作,以實際成果證明太陽光電與養殖可以共榮。他強調要用實際養殖結果證明這條路走得通。
多元養殖與技術整合
目前三地能源除自有養殖團隊外,也攜手在地漁民經營養殖池,導入AI養殖技術、水質監控系統、光和發酵菌與蛤苗成長追蹤等生態輔導措施。案場實際養殖池數超過105池,養殖物種涵蓋文蛤、白蝦、牡蠣、虱目魚、石斑魚、金目鱸、黃金鯧等多元種類。
未來三地能源規劃申請產銷履歷認證,推動養殖品項商品化與品牌化,建立完整的價值鏈體系。吳姓養殖戶也呼籲政府在推動光電發展的同時,應優先保障真正從事養殖的漁民,建立與實質養殖狀況相符的審查與管理機制。
大規模綠電開發佈局
三地能源在台南七股地區開發中的太陽光電案場總設置容量預估達172MW,涵蓋場域面積約245公頃,未來將為台灣供應近50億度綠電。該公司掌握台南七股最大規模漁電共生案場,其中漁電共生佔光電案場總建置容量的七成。
台南七股一期戶外漁電共生案場97MW已全數商轉,屏東獅子鄉一期地面型案場34MW於2024年陸續商轉,其餘19場2025年持續開工運營。三地能源2024年太陽能光電發電量達131MW、約當1.8億度電,整體累計至今發電已達1.8億度電。
多元能源業務發展
三地能源旗下業務涵蓋太陽能光電、儲能、EV充電服務、電動巴士銷售、綠電銷售及碳盤查服務。目前太陽能光電、EV充電服務、儲能、電動巴士業務營收比重分別為90.16%、5.40%、3.03%與1.33%。
在儲能部分,三地能源旗下所有儲能案場均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的調頻輔助服務,目前取得dReg和E-dReg的案場共186MW建置許可,在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共建置16MW的儲能案場已併網上線,位於高雄小港的170MW輸電級案場預計將於2025年第四季完工落成。
電動車充電市場佈局
三地能源旗下充電營運商「特爾電力」坐穩全台前五大EV快充站市場地位,截至2024年包含建置當中已有100多個站點。高功率充電的「超級快充旗艦站」亦為今年佈建重點,旗艦站標準配置350KW高功率、最高規格建置到四樁八槍。
目前已完成新北林口、新北新莊、新竹竹北、南投日月町、高雄中正、高雄美術東等六個「超級快充旗艦站」,台中南屯站旗艦站也於2024年第二季上線。
永續發展願景
三地能源將持續深化ESG行動於各案場推動,強化在地合作,打造兼具發電效能與生態價值的再生能源設施,穩健推動產業轉型與地方永續發展。公司成立養殖漁業子公司,加速推動養殖經營、水產加工、水產銷售與觀光休閒品牌經營。
此次文蛤成功採收不僅證實了漁電共生的可行性,更為台灣再生能源與傳統養殖業的結合開創了新的發展模式,展現了綠色能源與在地產業共榮的永續可能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