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反風電抗爭達高峰 官民齊心守護東海岸
台東反陸域風電自救會於9月12日向台東縣政府遞交超過8000份連署書,強烈要求台亞風能公司撤回「東風」、「東成」兩項陸域風力發電計畫。縣長饒慶鈴親自接收連署書,並明確表態不支持未經地方共識的陸域風力開發案,獲得藍綠立委及地方民代一致支持。
開發規模龐大 居民憂心環境衝擊
根據自救會聯盟資料,台亞風能公司規劃在台東海岸線設置58座大型陸域風機,範圍涵蓋長濱、成功、太麻里、大武與達仁等鄉鎮。居民擔憂風機將對環境、生態、文化造成不可逆的衝擊,特別是在颱風頻繁的東海岸地區,風險極高。
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發起人潘美緣表示:「居民並非反對再生能源,而是呼籲發展綠能同時,不應犧牲土地、文化與居民的健康。」她強調,風機造成的噪音、眩影與健康影響將對在地造成長期傷害。
政治人物跨黨派表態支持
現場出席支持的政治人物包括民進黨籍立委陳瑩及立委莊瑞雄的助理、國民黨籍立委黃建賓及立委黃仁的助理、台東縣議會議長吳秀華等人,展現罕見的跨黨派共識。
饒慶鈴縣長重申:「縣府再生能源發展政策以地熱及小水力為主,屋頂型太陽光電為輔,陸域大型風力發電從來都不是台東縣施政選項。」她強調台東位處太平洋迎風面,屬天然災害高風險區,不適合大型風電開發。
總統層級關注 中央部會介入
立委陳瑩透露重要進展:「上週總統賴清德召見民進黨籍立委時,我與莊瑞雄一起向賴總統表達台東人反對陸域風電案,要求總統也站在一起。總統聽完簡報理解大家對風電開發的態度,總統很支持,也願意站在一起。」
此外,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年5月到台東時也已表達「不鼓勵、不支持」的立場。經濟部能源署、環境部均已發文要求台亞風能公司審慎評估開發案。
業者回應保留彈性 強調依法辦理
台亞風能公司專案總監謝智超回應表示:「目前外界看到的規畫案並非定案,未來仍會依照審查結果及地方意見進行調整。」他澄清公司問卷調查均屬環評程序規定,所有行為皆依法進行。
謝智超強調:「公司立場是保有溝通彈性,不排除各種可能,但一切將以專業評估及地方意見為依據。」公司已收到經濟部能源署、環境部等公文,要求對開發案審慎評估並依法辦理。
連署規模持續擴大 民間力量集結
除了現場遞交的8000份紙本連署書外,今年4月長濱與成功地區發起的網路連署已獲得全台超過4萬份支持,近半個月又累積3523份連署書,反對聲浪持續擴大。
自救會成員在縣府會議室舉行祈福儀式,由阿美族耆老進行傳統祈福,祈求祖靈庇佑土地不要受到外力開發破壞。與會者還在石頭上簽下「堅若磐石」字樣,象徵反對意志堅定不移。
縣府具體行動 正式立場聲明
台東縣政府提出四點明確聲明:第一,不支持未經地方共識的陸域風力開發計畫;第二,已於114年4月轉呈地方不同意意見至經濟部;第三,強調再生能源發展應以不破壞環境、不影響居民權益為前提;第四,籲請中央審查單位從嚴審慎處理,充分聽取在地真實民意。
開發審查程序關鍵在中央
根據縣府說明,陸域風力發電開發計畫的審查機關為經濟部(發電業籌設許可)和環境部(環評主管機關)。民間業者需將環境影響說明書送經濟部審核,再由經濟部轉送環境部進行「實質審查」。縣府在流程中主要負責出具同意函供業者開發,但准駁權最終在中央。
事件現狀與未來觀察
目前台亞風能公司的兩項風電計畫仍處於環評籌備階段,業者持續進行民意蒐集與說明會。儘管面臨強烈反對聲浪,公司表示將繼續依法辦理相關程序。
關鍵觀察點在於經濟部和環境部後續如何處理這些開發申請,以及是否會尊重地方民意做出最終決定。同時,業者與地方居民的溝通對話能否取得實質進展,也將影響事件的未來發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