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童交通安全警訊:每天近30名孩童遭遇交通事故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數據顯示,近四年來台灣每年平均有10,476名12歲(含)以下兒童在交通事故中傷亡,相當於每天有近30名孩子因交通事故受傷或失去生命。這項驚人數據凸顯了兒童交通安全問題的嚴重性,促使相關單位積極推動安全教育措施。
靖娟基金會舉辦交通安全童樂會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於9月14日在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舉辦「小黃帽交通安全童樂會」,透過互動遊戲與實境體驗的17個關卡,幫助孩子學習自我保護。這項活動自舉辦以來已累計超過1萬6千人次參與,今年特別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推出創新關卡「歡迎光臨!全家交安小店長」。
兒童交通事故兩大高風險情境分析
根據靖娟基金會分析近四年兒童交通事故數據,發現行人與乘客是兩大高風險情境。兒童身為行人時主要死傷肇因前三名為: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未依規定行走地下道或天橋穿越道路、在道路上嬉戲或奔走不定,這些因素佔了兒童死傷人數近3成。
駕駛人乘載兒童發生事故死傷近四年加總更高達3萬3千人,其中小客車事故占約2成、機車事故則高達8成。兒童死傷原因包含未繫安全帶、未搭乘安全座椅、未戴安全帽等不當乘車行為所致。
政府部門積極回應與改善措施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兒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由112年的47人,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3人。交通部自111年起便與教育部及靖娟合作,推動五階段模組教材進入校園,今年更補助改善校園周邊環境,營造更安全的通學條件。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彭富源強調,在社會宣導與校園教學上,期盼能持續培養學童正確的交安知能,並感謝靖娟基金會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多元課程,讓孩子們都能獲得適切的學習。
互動式學習取代傳統說教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指出,從兒童交通事故分析中發現,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因為生理能力的限制造成風險,例如身高或視覺限制,反而中高年級的孩子雖然能力漸好但違規比例上升。小黃帽交通安全童樂會以「體驗」取代「說教」,讓交通安全觀念成為孩子生活中的自然反應。
活動特色與創新設計
今年的活動特別規劃了行人安全方面的安全過馬路技巧、視野死角體驗及夜間視線挑戰等實境任務,讓孩子學習正確判斷路況。在乘客安全方面,則藉由實際乘坐安全座椅、搭乘公車守則,強化孩子的乘車防護知識。
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的關卡讓孩子們穿上迷你制服化身超萌小店長,在體驗整理貨架與結帳的任務中,輕鬆學習交通安全,將交通安全知識融入便利商店的日常購物場景。
未來展望與持續努力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強調:「在少子化的環境下,每一個孩子都不能少。」未來期待社會大眾共同響應禮讓精神,攜手朝向零死亡的願景邁進。隨著開學季到來,校園周邊交通流量升高,相關單位將持續推動交通安全教育,確保孩子能夠安全出門、平安回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