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宣布深化合作,將共同拓展地熱技術、碳封存、氫能、循環經濟與金屬回收等綠色能源領域,展現學研攜手推動台灣能源轉型的決心,為地熱產業注入新動能。

技術突破與產業鏈成形 金屬中心董事長劉嘉茹指出,地熱是台灣邁向淨零的重要一環。在能源署科專計畫支持下,團隊從台東知本溫泉示範案場起步,完成酸鹼分流設計、符合國際API標準的管材國產化等技術突破。這些成果已成功帶動中鋼、中鴻及全陽地熱等企業投入,推動產業鏈逐步成形。

耐酸材料開發與實地測試 針對嚴苛的酸性地熱場域,金屬中心開發出耐酸性鈦合金/鋼鐵複合管材,並完成動態實驗室與實地測試。這項技術突破吸引超過十家廠商加入產業聯盟,為北部大屯山地熱開發注入新動能。

學術能量與工程落地結合 成功大學資源系主任向性一表示,成大在能源研究、地質科學與數值模擬等領域具備深厚基礎,並與國內外產業與專家團隊保持交流。這些學術能量結合金屬中心的工程落地與產業鏈整合能力,可望在地熱發電、碳封存與金屬回收等領域發揮綜效。

國際交流平台建立 雙方預計於十月共同舉辦國際地熱研討會,打造國際交流平台,攜手推動台灣地熱產業國際化。透過學研與產業雙引擎策略,協助政府政策落實與供應鏈建立,帶動台灣地熱產業邁向國際舞台。

這項合作標誌著台灣地熱產業從技術研發到產業化的關鍵進展,為台灣綠能轉型提供重要支撐,未來將持續觀察產業聯盟擴展情況及國際研討會成果。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9/16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