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顯示近半數民眾反對光電政策 根據《TVBS民調中心》9月15日公布的最新調查,對於政府未來繼續推動太陽能發電,鼓勵企業及民眾設置光電板的政策,僅有35%民眾表示贊成(9%非常贊成、26%還算贊成),高達48%不贊成(24%不太贊成、24%很不贊成),另外有17%沒有意見。這項民調結果反映出民眾對當前光電政策的強烈疑慮。

颱風暴露光電系統脆弱性 今年7月颱風丹娜絲過境後,台灣南部的太陽能光電受災嚴重,廢光電板去化問題備受關注。丹娜絲登陸嘉義後,強陣風造成嘉南共33案場、13萬5000片光電板受損,且廢光電板也衍生暫置不當問題,引發民眾高度關注與不滿。

環境部長坦承四大管理漏洞 環境部長彭啟明8月底受訪時坦承,目前光電板管理有四大漏洞,包括日常營運管理缺失、設計是否符合強風及強雨標準、光電案場並無災害應變計劃及災後清除計劃。彭啟明表示希望能夠針對台灣100至200個大型光電案場進行總體檢。

南部光電發展引發在地爭議 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南部因日照充足成為發展光電的重要基地,但相關爭議也接連浮現。當地大量漁塭、農地被規劃作地面型光電,漁民憂心「漁電共生」反造成水質變化、魚蝦存活率下降,恐進一步衝擊養殖生計與農業發展。

光電涉貪弊案加重民眾疑慮 另一方面,光電涉貪弊案四起,加上近期颱風災損事件,使得民眾對光電政策的信任度大幅下降。這些事件相互疊加,形成了民眾對政府光電政策支持度低落的多重因素。

事件現狀與未來觀察 目前光電政策正面臨嚴峻考驗,從民調數據到實際災損,再到管理漏洞的公開承認,都顯示出現行政策需要重新檢討。未來關鍵觀察點在於政府如何回應這些問題,是否會調整現行政策方向,以及如何解決廢光電板處理等環境問題。環境部規劃的大型光電案場總體檢結果,將成為下一步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9/16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