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歷史性合龍 明年5月完工通車

淡江大橋今(09-16)日舉辦全線合龍儀式,正式連接淡水與八里兩端,距離明(115)年5月完工僅剩最後一哩路。總統賴清德、交通部長陳世凱、新北市長侯友宜、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署長於望聖及地方民意代表共同蒞臨現場,見證這座歷時36年籌建、總建設經費達230餘億元的重要橋梁邁向完工階段。

36年艱辛建設歷程

根據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資料,淡江大橋從民國79年提出興建構想到實際執行已超過36年,工程歷經7次流標,在中央、地方及各專業工程團隊共同努力下才得以穩健推進。建設經費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交通部及新北市政府各自分擔1/3,另配合淡北外環道等道路持續依照時程進行中。

建築與生態的完美結合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指出,淡江大橋是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札哈•哈迪德(Zaha Mohammad Hadid)設計及唯一在臺作品,同時也是全世界最長跨距的不對稱斜張橋。為守護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黃鸝」,工程建設期間特別在每年4-6月繁殖期間配合自然生態而暫停施工,讓此橋兼具建築美學、尊重自然環境及優化新北市聯外路廊等多重意涵。

交通效益與區域發展

未來正式通車後,淡江大橋將串連淡水、八里、淡海新市鎮、五股、關渡、林口、臺北港、桃園機場等地,不僅縮短在地通勤時間,還能帶動淡海新市鎮及科學城未來之整體發展,使雙北共同生活圈通學、就業與生活的通勤路網更趨完善。

政治人物齊聚見證

今日出席貴賓包括總統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工程會主委陳金德、交通部長陳世凱、新北市長侯友宜、立委蘇巧慧、立委洪孟楷、立委林淑芬、立委鍾佳濱、勞動部長洪申翰、內政部國土署副署長於望聖、交通部公路局長林福山、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潘俊榮、淡水區長陳怡君、內政部前部長林右昌、前立委呂孫綾等政要及地方民意代表。

工程爭議與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承造商工信工程在現場懸掛「歡迎最親民賴總統」布條引發爭議,遭媒體人周玉蔻批評「潘俊榮明明是韓粉」,並指出工信工程具有國民黨背景。工信工程隨後表示布條為自行懸掛並已移除,強調工程專業不應與政治掛鉤。

歷史爭議與最終實現

淡江大橋建設過程命運多舛,據報導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曾反對興建,但經過多年評估與協調,最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實現此一重大交通建設。

未來展望

隨著淡江大橋將於明年5月正式啟用,這座兼具交通功能與建築美學的新地標,不僅將大幅改善淡水地區聯外交通,更將成為北台灣重要的交通樞紐與觀光景點,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9/17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