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0月起實施新電價方案,約1400萬民生用戶電價平均調漲3.12%,工業電價則因應美國關稅影響維持凍漲。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多次公開呼籲政府考慮核二、核三廠延役,強調此舉每年可節省千億元電費支出,並警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可能因電價上漲面臨更大衝擊。
電價調整方案與影響範圍 根據經濟部決議,自10月起民生用電平均調漲3.12%,影響約1400萬戶家庭。工業用電則維持凍漲,主要考量美國關稅政策對台灣出口產業的潛在影響。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此次電價調整對整體物價影響很小,平均電價漲幅僅0.71%。
產業領袖疾呼核能延役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多次公開喊話,強調核二、核三廠延役每年可為台灣節省千億元電費支出。他在不同場合指出:「沒有和平的經濟繁榮猶如沙灘城堡」,台灣經濟高度仰賴穩定安全的環境,呼籲政府重新考慮恢復核二、核三運轉。
童子賢特別警告,電價上漲將對半導體等耗能產業造成「雪上加霜」的衝擊。他認為核能是解決電價問題的有效方案,對穩定電價有實質幫助。
政治人物與專家響應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公開呼應童子賢的主張,表示台灣確實需要核能來確保能源穩定。新北市長侯友宜則對電價調漲政策提出批評,質疑中央政府的能源政策方向。
能源政策爭議持續 此次電價調整再度引發台灣能源政策的廣泛討論。支持核能延役的一方認為,核能發電成本相對穩定,有助於平抑電價並確保供電穩定;反對者則關注核安風險和核廢料處理問題。
目前政府尚未對核二、核三延役提案做出具體回應,電價調整已確定於10月實施。未來台灣能源政策如何平衡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能源安全,將成為持續關注的焦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