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台南高鐵站設計雷同引發熱議,成功大學建築系專家揭開歷史淵源
台灣高鐵嘉義站與台南站被發現設計幾乎一模一樣,讓不少旅客下車時產生「坐錯站」的錯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趙尉翔在臉書說明,這兩站最初都是測試站,當年預算有限,設計費只編列一筆,因此兩站長得一模一樣。
旅客真實經歷:平行時空錯覺
一名網友在《Threads》分享親身經歷,表示從嘉義和台南兩個高鐵站下車時,發現站體設計「一模一樣」,睡醒出站時險些以為自己在平行時空。他特別提到,就連下了手扶梯後往左轉,一眼望去就是星巴克的場景也完全相同。
文章曝光後引發眾多網友共鳴,有人表示:「真的,好幾次還以為自己做錯站!」另一名從台南坐去嘉義的旅客分享:「出站時真的在心裡問了自己一百次,我是坐錯了嗎?為什麼又回到原來的地方?直到看到我那個住在嘉義的朋友來門口接我。」
還有台南人分享,跟人有約坐到嘉義,出站的時候以為坐過站,直到看到電扶梯下來接他的人,「我才知道原來是這兩個站蓋的一模一樣,不然我真的以為我進到什麼小說世界鬼打牆。」
專家解密:測試站歷史淵源
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趙尉翔在臉書詳細說明,高鐵台南站跟嘉義站最初是測試站,當時連聯外道路都沒有,站體就蓋好了,包含軌道都是用來測試高鐵運作用的。由於當年預算有限,設計費只付一筆,所以兩站設計完全相同。
辨識訣竅:細節見真章
雖然兩站外觀相似,但細心的旅客歸納出幾個快速分辨的訣竅。內行網友指出:「有一個很好認的點,嘉義的柱子下方是藍色,電扶梯下去是摩斯漢堡,爭鮮跟星巴克在電扶梯後面4號門那。」
還有網友提供更簡單的方法:「去看7-11!有賣布丁的是台南。」其他辨識方法包括:「爭鮮位置不一樣,有一段時間嘉義站簡直我家廚房一樣,三天兩頭就去那裡搭乘」、「我覺得唯一好辨識的大概就是,下電扶梯看右手柱子處,有椅子、藍色:嘉義;沒椅子、黃色:台南」。
設計淵源反映高鐵發展歷程
這兩站的相同設計不僅是預算考量下的產物,更反映了台灣高鐵建設初期的發展歷程。作為測試站,它們見證了高鐵系統從無到有的重要階段,如今雖然給旅客帶來辨識困擾,但也成為台灣交通發展史上的一個有趣印記。
未來展望
隨著高鐵營運日益成熟,這兩站的獨特設計將繼續成為旅客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專家揭開的歷史淵源,也讓人們對台灣重大交通建設的發展歷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