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再生能源迎歷史轉折點 太陽能風力發電首度超越燃煤
根據低碳與能源智庫Ember於10月6日發布的最新報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量首次超越燃煤發電,為世界能源發展帶來劃時代轉折。報告顯示,儘管全球電力需求持續增加,但再生能源的發電增幅已超過新增需求,使煤炭與天然氣用量出現小幅下降。與2024年同期相比,全球太陽能發電今年上半年成長近三分之一,滿足全球新增電力需求的83%,風力發電雖只成長7%,但兩者合計已使再生能源的貢獻首次取代化石燃料。
中印成綠能革命主力 歐美化石燃料依賴反增
Ember報告指出,中國與印度是推動再生能源激增的主要力量。中國新增的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總和,使中國今年上半年的化石燃料使用量較2024年同期下降2%。印度再生能源增長量是其電力需求的3倍以上,讓該國煤炭與天然氣使用量分別下降3.1%與34%。然而,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指出,富裕國家包括美國與歐盟在發電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反而比以往更高。目前全球58%的太陽能發電量來自中低收入國家,中國清潔能源技術蓬勃發展帶動全球相關成本下降是重要因素。
太陽能成本效益優勢顯現 國際能源總署看好未來發展
國際能源總署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在2030年之前有望翻倍,其中80%的新增潔淨能源裝置容量將來自太陽能。研究顯示太陽能已成為全球最具經濟效益的發電來源,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總署數據,在過去十年中,太陽能發電的均化成本下降了85%,已降至每千瓦時0.03美元至0.06美元之間,低於新建煤炭發電廠的0.05-0.15美元和天然氣發電廠的0.04-0.10美元。太陽能發電成本自1975年以來降幅達99.9%,如今價格低到一個國家可以在短短1年內建立起大規模的太陽能市場。
台灣企業參與泰國綠能計畫 展現國際合作實力
在國際綠能合作方面,泰國合作社聯盟與泰國能源部於2025年10月3日正式宣布啟動「公務員及合作社會員太陽能用戶計畫」。該計畫由泰國全國合作社體系全額投資推動,預計為超過20萬戶公務員與合作社會員家庭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專案由Energy Solutions Goal擔任總承辦單位,並邀集台灣企業共同參與,阿貝塔能源集團負責防災抗震、離網型家戶光電儲能系統規劃設計與工程建置,騰雲科技則以AIoT技術建構智慧化運維平台。台灣行政院政務顧問張博堯出席啟動典禮,象徵台泰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厚夥伴關係。
水面型太陽能爭議浮現 烏山頭水庫案例引關注
在台灣本土,烏山頭水庫設置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引發爭議。這項由經濟部水利署推動、嘉南農田水利會辦理公開招標的計畫,由新能股份旗下興業綠能公司取得標案,於2022年5月投入運作。規劃容量約13MW,佔地約13公頃,預估年發電量1700萬度、減碳量約8906公噸。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強調,光電板面積僅占水庫面積的1.12%,每年進行5次水質檢測,清洗作業僅能使用清水。台南市政府經發局指出,太陽光電模組主要由矽製成,外部以玻璃及鋁框緊密封裝,不會自行溶解或滲出液體造成汙染。
科技巨頭積極布局 微軟擴大日本太陽能採購
企業層面,微軟持續擴大再生能源布局,與日本再生能源業者自然電力簽署三項新的太陽能電力購買協議,涵蓋九州與中國地區共計100MW的發電量。這是繼2023年愛知縣犬山市項目之後,雙方合作的第四份長期合約。微軟早在2023年便與自然電力簽訂犬山太陽能發電站的虛擬電力購買協議,這也是微軟在日本的首個再生能源採購協議。
金融支持面臨挑戰 淨零銀行聯盟解散
然而,全球氣候金融領域近期投下震撼彈,2021年成立的「淨零銀行聯盟」於10月3日正式宣布立即解散。該聯盟最高峰時聚集逾140家銀行,旨在2050年前以貸款和承銷業務協助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聯盟因美國政界壓力及反壟斷法爭議,接連遭多家成員銀行退盟而走向終結。分析師研判,短期內私部門資金對於創新如再生能源、電動交通及工業減碳科技的流動會受阻。
台灣綠電需求激增 離岸風電成重要來源
在台灣,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表示,2030年台灣綠電需求預估將達400億度,目前已有445支離岸風機施工完成,總裝置容量突破4GW。隨著更多案場逐步完工併網,未來供電量將持續成長。若以2030年企業用電需求400億度計算,屆時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預計成長至10.9GW,換算成發電量可達300億度以上。
技術突破帶來新希望 有機半導體效率逼近100%
在技術發展方面,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發表最新成果,揭示一種潛藏於有機半導體中的量子機制,能讓光能轉換為電能的效率接近100%。這項突破挑戰了對太陽能電池的既有認知,可能開啟「單一材料就能高效發電」的新時代,讓未來的太陽能裝置更輕、更薄、成本更低。
全球能源轉型進入關鍵期 協調發展成挑戰
全球能源轉型正進入關鍵時期,雖然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首度超越燃煤發電具有里程碑意義,但各國發展步伐不一,歐美等先進國家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不減反增,加上金融支持面臨挑戰,顯示全球能源轉型仍需要更多協調與政策支持。未來各國如何在推動綠能發展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與經濟穩定,將是重要課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