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新制8月上路 勞動部4招應對53萬人申請潮 重症家庭優先分流
勞動部宣布,《就業服務法》新制將於8月上路,80歲以上長者免經巴氏量表評估即可申請外籍看護工。此舉預計新增53萬名符合資格者,保守估計至少10萬人提出申請,相當於現有在職看護移工的一半。勞動部提出「擴大多元免評」「優先媒合重症家庭」「移工跨業別轉換」「仲介評鑑加分」4大措施,盼落實「重症分流」,避免照護人力短缺衝擊現有重症家庭。
新制衝擊與勞動部應對措施
新制開放後,80歲以上長者無需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工,引發市場擔憂。勞動部預估,即便僅10萬人申請,也將對現有20萬聘僱家庭造成壓力。為此,勞動部擴大多元免評範圍,新增「癌症四期病患」「1年內曾聘僱外籍看護工者」「全身癱瘓」等對象,可直接以醫師證明申請。此外,重症家庭申請外籍看護工將優先處理,並在等待期間協調長照資源支援。
移工與仲介配套
為補足人力缺口,勞動部開放廠工轉為家庭看護工,並提供線上訓練課程。仲介評鑑也將調整,協助重症家庭者加分,未配合者將由勞動部直接媒合。移工來源國也將優先處理重症家庭案件,確保文件驗證與簽證核發不受延誤。
民間團體憂慮與建議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祕書長陳景寧支持勞動部措施,但指出新制未經完整衝擊評估,恐導致市場混亂。她建議將巴氏量表與長照評估合併,納入環境與家庭支持系統評估,以更合理分配照護資源。家總倡議「階段性照護安排」,呼籲政府避免以年齡界定資格,改以失能程度為依據。
未來觀察重點
新制上路後,勞動力缺口、照護費用漲價及行政作業效率將是關鍵觀察點。勞動部強調優先保障重症家庭權益,但市場自由選擇機制可能削弱政策效果。各界關注政府能否在短期內平衡供需,避免重演疫情期間的缺工危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