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延伸宜蘭案環評正式通過 預計2036年通車
環境部環評大會於8月20日審查通過「高鐵延伸宜蘭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這項總經費高達3521.8億元的重大交通建設邁出關鍵一步。交通部鐵道局表示,將積極完成綜合規劃報告,預計年底或明年初送行政院核定,力拚核定後11年內完工通車,目標2036年實現通車。
工程路線與規模詳情
根據鐵道局規劃,本案起點銜接既有高鐵南港站地下月台,沿線經台北市南港區、新北市汐止區、平溪區、雙溪區、貢寮區,避開翡翠水庫集水區後進入宜蘭縣頭城鎮,最終在宜蘭縣政府東南側設立高架車站。全線總長60.6公里,橫跨3縣市9個行政區,其中新建路段59.6公里;維修基地設置在宜蘭,面積約12.5公頃。
運輸效益與時間節省
鐵道局長楊正君強調,北宜高鐵將讓宜蘭正式納入「一日生活圈」。目前從台中搭高鐵到台北,再轉台鐵對號車到花蓮,全程需要188至308分鐘。未來有了北宜高鐵後,從台中搭高鐵到宜蘭再轉乘台鐵對號車,時間可縮短為104至211分鐘,最多可省下近100分鐘,大幅提升交通效率。
環評附帶條件與要求
環評大會通過同時提出多項附帶條件:要求開發單位補充未來高鐵宜蘭車站專用區土方暫置、再利用期程規劃內容及管理單位;新植造林部分不得申請「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避免重複計算碳權;計畫路段雙溪以南剩餘土石方的出土期程及去化必須與宜蘭高鐵特定區計畫期程銜接。
地方支持聲浪高漲
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每逢週末或連續假期,宜蘭人長期飽受塞車困擾,建設快速且安全的高鐵是宜蘭鄉親多年來最殷切的期盼。縣府已決標高鐵特定區計畫,預計114年底完成「宜蘭縣總體運輸發展計畫」,規劃在高鐵高架路廊兩側興建北向聯絡道路,並跨越蘭陽溪新建橋梁。
立法委員陳俊宇指出,高鐵延伸宜蘭不只是交通建設,更是推動區域均衡、改善東部聯外運輸的重要一步,對宜蘭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宜蘭縣議員林麗強調,這是必須施作的百年重大工程,能讓宜蘭進入全台一日生活圈。
反對團體強烈質疑
然而,台鐵產業工會、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公民幫推等團體在環評大會前舉行記者會,手持標語表達強烈反對。前交通部長賀陳旦直言本案「荒唐」,批評用工程報告「神話高鐵」,無視台鐵東部列車全部改到宜蘭發車的可行性和龐大調度設施經費。
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召集人康芳銘警告,若僅從工程視角推動,恐導致「高鐵、台鐵雙輸」及旅遊環境惡化。他質疑環評報告所作的運輸需求預測顯示,高鐵平日旅次以大台北往返宜蘭為主(占65.6%),難以支撐政府提出的「東部轉運中心」定位。
雙鐵整合與營運規劃
針對外界擔憂高鐵將衝擊台鐵營收,楊正君回應:「沒有要讓台鐵落寞」。他舉例,96年高鐵通車時台鐵運量每日45萬人,現在已成長至65萬人,證明雙鐵可以互補成長。鐵道局將建議交通部在必要時召開整合會議,討論雙鐵班次如何整合、在各自市場利基中找到營運空間等問題。
關於未來營運,楊正君表示目前不太可能成立新的「東高鐵公司」,已與台灣高鐵公司進行細部討論。特定區屬於都市計畫程序,要等到都市計畫劃定完成才能進行後續處理。
歷史脈絡與爭議背景
北宜走廊鐵路計畫已有23年歷史:2004年啟動「東部鐵路快捷化計畫北宜直線鐵路」初步規劃及環評;2006年環評委員認為對環境影響重大,建議不應開發;2013年「台鐵南港至花蓮提速改善計畫」因涉及翡翠水庫集水區遭反對;直至2019年才完成高鐵延伸宜蘭初步評估。
未來展望與挑戰
儘管環評通過,但後續仍需配合都市計畫及土地徵收程序才能真正進入施工階段。環境部強調,本案自公告日起逾10年未施工者,環評審查結論將失其效力,開發單位得於期限屆滿前申請展延一次,展延期間不得超過5年。
這項爭議多年的重大交通建設終於邁出實質性一步,但如何在經濟效益、生態保護、地方發展與台鐵權益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實施過程中的持續挑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