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再生能源躍居全國第四 盧秀燕:永續與經濟發展並行不悖
台中市政府9月12日與歐洲在台商務協會共同舉辦「2025台中氣候行動城市論壇:邁向淨零與氣候調適之路」,市長盧秀燕在會中宣布,台中市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達2,161 MW,全國排名第四、六都第二,其中離岸風電更是與歐洲國家合作的重要成果。
歐洲商會投資台中 14家企業設總部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理事長張瀚書表示,歐洲商會與台中市政府合作歷史悠久,從前市長胡志強任內至今辦理多次活動。目前歐洲商會有許多會員企業積極投資台中,其中14家以台中為總部,投資台中港及其他據點。歐洲商會自成立以來,一直以協助台灣推動環保與低碳為目標,盼公私協力凝聚更大影響力。
應對國際挑戰 盧秀燕提永續淨零三部曲
盧秀燕指出,當前國際局勢與極端氣候帶來挑戰,尤其中美關稅調整對出口產業衝擊如同海嘯,需要產官學界齊心尋找解方。她強調,歐盟推動碳邊境調整與綠色貿易規範雖帶來挑戰,也帶來轉型契機;市府積極引導產業分散市場、進軍歐洲,並以建構綠色韌性供應鏈迎接新規範。
自上任以來,市府累積氣候行動基礎,推動「永續淨零三部曲」,從簽署氣候緊急宣言、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及定期發表自願檢視報告,到制定《台中市永續淨零自治條例》,將倡議與行動納入法制。以2005年為基準年,目標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0%、2040年減少65%,最終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國際肯定與企業實務分享
盧秀燕強調,市府依循聯合國SDGs,將永續理念融入城市治理,相關努力屢獲國內外肯定,包括2024年「國際碳揭露專案」(CDP)中獲得最高等級A級,與巴黎、倫敦、東京等全球頂尖城市並列,並榮獲「永續治理首長獎」及「頂尖永續長獎」。
論壇上午邀請達德能源、瑞昶科技與艾波比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分享從再生能源開發、資源再利用到能源效率升級的實務經驗;下午則由學界與產業專家探討「供應鏈數位轉型因應歐盟ESPR」、「降溫×減碳雙軌行動」及「生物炭碳匯應用」等議題。
產官學齊聚 共商永續未來
今日會前交流與論壇,包括盧市長、市議員劉士州、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理事長張瀚書、副市長鄭照新、秘書長黃崇典、永續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執行長李逸安、經發局長張峯源,環境保護局長陳宏益、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民政局長吳世瑋、秘書處副處長李政峯等人出席,市議員李中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台中市透過此次論壇展現其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具體成果與未來規劃,彰顯地方政府在氣候行動中的積極角色,並為企業提供轉型契機與實務指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