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申請「淡江大橋」商標註冊引發爭議,新北市長侯友宜明確表示「新北一定保留異議態度」。這座歷時30年規劃、總投資額高達230億元的重大建設,預計將於2026年5月正式通車,但商標歸屬問題成為最新焦點。
商標爭議浮現 地方政府表態
根據最新發展,交通部已正式向智慧財產局申請「淡江大橋」商標註冊,此舉引發新北市政府關注。侯友宜市長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新北市政府對於此商標申請案「一定保留異議態度」,顯示地方政府與中央在淡江大橋相關權益歸屬上可能存在分歧。
30年建設歷程 230億巨額投資
淡江大橋建設案堪稱台灣公共工程史上歷時最久的項目之一,從規劃到實際動工歷經整整30年時間。根據工程資料顯示,這項跨淡水河的標誌性建設總投資金額達到新台幣230億元,展現政府對北部交通建設的重視程度。
2026年5月通車目標明確
工程單位確認淡江大橋將於2026年5月正式通車,這個時間點對於長期等待的淡水地區居民具有重要意義。大橋完工後預計將大幅改善淡水與八里之間的交通連結,縮短通行時間並促進區域發展。
在地居民期待與疑慮並存
儘管通車在即,在地居民對於淡江大橋完工後的實際效益仍存在不同看法。部分民眾期待大橋能帶來交通便利與經濟發展,但也有聲音擔憂可能對淡水天際線景觀造成影響,以及通車後隨之而來的交通流量增加問題。
淡江大橋商標爭議的後續發展值得關注,這不僅涉及智慧財產權歸屬,更關係到中央與地方在重大建設合作上的協調機制。隨著2026年通車期限逼近,相關單位如何解決商標爭議並確保工程順利完成,將成為觀察重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