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洪災釀18死慘劇 救災重建全面啟動

花蓮縣光復鄉遭受嚴重洪災侵襲,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已造成18人罹難、6人失聯、125人受傷的慘重災情,災區目前維持紅色警戒狀態。行政院災害應變中心已將災區劃分為7個責任區,由軍官擔任指揮官,國軍全權分配救災兵力,展開大規模救援與重建工作。

災情慘重與地形劇變

根據農業部調查,馬太鞍溪災後地形發生劇烈變化,河床比災前高出50公尺,顯示此次洪災的破壞力驚人。堰塞湖沖毀馬太鞍溪橋,交通部已宣布將在原址重建,並採用200年防洪標準,以提升未來防洪能力。光復鄉受災農戶被呼籲儘速申請救助與低利貸款,加速農業復原。

中央地方整合救災機制

中央災變中心規劃將救災志工納入軍方調度體系,這些被稱為「鏟子超人」的志工將搭乘軍卡前進村落救災。應變中心特別提醒「鏟子超人」注意救災安全,並公布7支緊急聯絡電話供領取任務使用。國軍增派兵力首日還提供「點心」投餵補給,支持救災人員體力。

民間力量踴躍投入

來自雲林的「怪手機具軍」已進駐花蓮連續救災7日,營造公司總經理親自坐鎮災區指揮。和碩工程車隊也在災區進行清淤工作,雖然公司希望保持低調,但救災照片仍在網路曝光。這些無名英雄單日清淤量接近萬噸,創下新高紀錄。

政治呼籲與國際援助

台南市國民黨議員疾呼花蓮急缺「鏟子移工」接棒救災,要求中央鬆綁移工法規,讓營造業移工能參與救災重建工作。台南市長黃偉哲也指示水利局調度高壓吸泥車前進花蓮協助災區復原,展現「同島一命」的精神。世界台商總會發起6大洲台商募款,協助花蓮光復重建。

救災進度與挑戰

目前救災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出動百台怪手加速施工,馬太鞍溪堤防封堵進度已達45%。政大、台師大等大學祭出補助措施,作為救災人員的後盾。然而,災區也出現「擺拍仔」到現場直播帶貨的亂象,影響救災工作進行,讓志工感嘆「別人怎麼工作?」

未來展望與警示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中央災害防救辦公室主任李鴻源代表行政院長卓榮泰致贈奠儀,慰問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罹難者家屬。國師唐綺陽對災情示警,指出10月需「小心1事」,但也強調「危機就是轉機」。相關單位正加強區域聯防合作,強化災害應變能力,目標在中秋節前完成主要復原工作。

最後修改日期: 2025/10/02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