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政府今(10-03)日於文化公園舉行「嘉義市污水系統第二期-主、次幹管第1標工程」動土祈福典禮,標誌著總經費高達46.33億元的污水下水道二期工程正式啟動。這項重大基礎建設將從鐵路以西延伸至鐵路以東的老城區,預計於119年完工,屆時將完成用戶接管28,818戶,累計達43,903戶,為嘉義市打造更現代化、潔淨的生活環境。

中央地方攜手推動城市現代化

嘉義市長黃敏惠與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署長吳欣修及多位議員共同出席動土典禮。黃敏惠市長表示,感謝中央及內政部的支持與指導,以及議會、立委與各里長協助推動。她指出,污水下水道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象徵,能有效改善居住環境與生活品質。此次工程更具挑戰性,施工區域涵蓋鐵道以東的老城區,房舍密集且歷史悠久,需更多市民理解與配合。

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強調,污水下水道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亦是提升生活品質與環境永續的基礎建設。他感謝嘉義市長期以來與中央緊密合作,並表示中央與地方將持續攜手,盡速推動工程完成,讓嘉義市加速邁向現代化。

第一期工程成果豐碩

根據工務處資料,第一期計畫自104年啟動,總經費43.67億元,期程104到113年。市府團隊克服諸多挑戰,成功完成11標工程,用戶接管戶數自107年的553戶起步,至114年已達15,925戶,並完成超過186處後巷接管。其中國安街、遠東街51巷、玉康路83號、博愛新村後巷及北社尾路323巷等5處辦理後巷美化工程。

市府團隊採取三改善一優化策略,除了辦理後巷接管、鋪面更新,也一併優化排水系統及後巷雜亂管線。改善成果深獲市民肯定,嘉義市已連續4年榮獲全國污水下水道評鑑第3組第一名。第一期水資源回收中心已於108年啟用,自啟用起已提供約76萬噸的回收水,供相關單位進行道路洗掃、植栽澆灌及清洗作業。

第二期工程具體規劃

「嘉義市污水系統第二期-主、次幹管第1標工程」將污水建設由鐵路以西延伸至鐵路以東,主次幹管沿康樂街、垂楊路延伸至吳鳳北路佈建,啟明路段銜接建國二村重劃區污水系統。建設總長度達7,418公尺,除辦理主、次幹管埋設工程外,市府亦於本標案納入竹子腳地區辦理用戶接管作業,共計接管433戶。

工程總經費為3.99億元(中央補助89%、市府負擔11%)。鐵路以東為嘉義市舊城生活區,人口、建物密集度高,除了巷道狹窄,多數房屋需後巷接管,增加施工困難度。市府將採取分段施工、加強設置交通標誌及義交等措施降低不便。

超前部署與未來展望

為加速推動第二期計畫,市府在第一期計畫尚未結束前,便於112年超前展開第二期計畫前置作業,並於113年初開始實施研擬及工程設計。114年初劉厝地區優先標工程上網招標,如期於114年4月30日開工,隨後「嘉義市污水系統第二期-主、次幹管第1標工程」已於114年7月29日正式開工。

第二期計畫總經費46.33億元,其中第二期實施計畫中央核列43.67億元(中央89%,地方11%),市府自籌2.66億元。期程114到119年分為14標工程(中央補助12標、市府自籌2標),目標完成用戶接管28,818戶。

這項重大基礎建設將與鐵路高架化工程同步進行,為嘉義市打造嶄新的城市風貌,共同為嘉義市的永續發展寫下新篇章。

最後修改日期: 2025/10/04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